地大新闻网讯 (通讯员 张健 贾启元 摄影 孙彦钦 焦思勤 柴辛娜 李韩颖)12月23日至24日,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举行。全国共有12868名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。4738名考生分别在我校南望山和未来城两校区共160个标准化考场参加考试。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与指导下,全校上下团结一致、通力协作,投入600多位考务人员实施初试组考工作。学校在一校两区考试工作安排中,多方联动,构建了“五位一体”的考试安全网,以“三心”精细化服务,实现了“平安研考”工作目标。
![](/__local/0/EF/03/0269CBFD9137524E899A5CDB7DE_DF47E8E8_5BB85.jpg?e=.jpg)
考试期间,多位校领导分别走访巡察了两校区考场、试卷保密室、监控室等重要场地,慰问相关考务工作人员,并就力保圆满完成研考工作提出工作要求。
![](/__local/D/92/B0/6C7D0689253D10319E8517FC55D_50C685DD_3DE2B.jpg?e=.jpg)
![](/__local/A/E3/B5/3DE2B76855A15C9EB552AD9FAC8_BF1927E0_3F19A.jpg?e=.jpg)
![](/__local/8/DC/DB/47D6F5AEB2A7C34944FC17F287C_580633AF_31D5C.jpg?e=.jpg)
![](/__local/0/F3/E4/76E2DE707735DD5498880EC004D_FBE28359_3FC82.jpg?e=.jpg)
一校两区,多方联动。面对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,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初试组考工作。学校领导在自命题命制、多部门组考工作协调、三次考务工作培训等多个重要节点和场合部署工作任务,提出工作要求。研究生院(党委研究生工作部)聚焦主责主业,细化顶层设计,组织实操方案,在关键环节多方调研、提前谋划、模拟演练,拟定智能安检和手机集中存放工作方案,设计多个工作方案,做好风险排查和应急处突预案。两校区同频落实今年初试组考工作新要求,保障学校一校两区高水平、高标准实现平安研考。
![](/__local/D/20/DE/4F42A7B0E2A0A7E6DCAE0D130F2_01FCCAFB_5E09F.jpg?e=.jpg)
分批举行多轮次考务工作培训
“五位一体”,力保安全。为严格考场秩序管理要求,切实落实考试安全措施,研究生院(党委研究生工作部)协同学校办公室、安全保卫部、后勤保障部、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全面加强统筹,压实责任,细化管理,责任聚焦到岗到人,构筑“五位一体”安全网,包括:入口处设置近20处手机集中存放点,实现电子产品高效便捷集中存取;搭建10组智能安检门查验电子通讯类设备,报警后进行二次人工安检复核,实现考生分批有序入场;考试楼栋入口搭建20余处人脸核验装置,同步扫描面部和身份证件事半功倍;考场教室门口监考员再次安检并核验证件,守好考场阵地;全频道信号屏蔽为考试安全搭建“隐形防线”。
![](/__local/A/7F/CE/6B9B8B621EEA10B99935D98F549_D2C31A59_753C5.jpg?e=.jpg)
手机集中存放点
![](/__local/A/F4/0A/FF279B9674E1B4866A420249BED_56D80FBF_B8C0A.jpg?e=.jpg)
使用智能安检门安检
“三心”服务,守护研考。用心提醒,通过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线上线下提前发布考场分布和路线指引信息,温馨提醒考试注意事项。自进入校门开始设置多处道旁及地面路线指引提示牌,引导“无死角”。贴心周到,为减少考生等待时间,避免入口拥堵,规划大面积缓冲区域,精心设计入场路线,极力缩短考生入场等候时间,并安排临时候考区。暖心服务,沿路安排多位考务志愿者引导入校路线,协调入场排队秩序;考务老师主动护送3位走错校区的外校考生到考场;后勤保障部准备考生营养套餐并开放食堂作为考生午休备考场所。
![](/__local/E/F8/3C/EEF4E2EC1851DC0B042C78DFA0E_B1BB1B02_CFDFB.jpg?e=.jpg)
沿途设置多个标识指示牌并安排志愿者引导
![](/__local/D/91/98/C7450CEE83DC0C7B799E7CE8036_F6C996F1_4E037.jpg?e=.jpg)
多部门协同服务考生
(编辑 孙彦钦 审稿 陈华文)